自2014年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印發全國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方案(2014-2016)的通知》始,我國海上風電發展駛入快車道,無論是在制造、建設、運維技術水平均等方面,都在不斷提高。
據相關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球共有23個在建海上風電項目,共7GW;其中中國在建海上風電項目達到13個,占全球56.5%。同時,從裝機容量分布來看,中國在建海上風電項目的裝機容量高達3.7GW,占全球在建海上風電項目容量的52.9%。可以看出,中國在海上風電市場的布局快速擴張。因此有評論推斷,中國在2020年后將有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海上風電市場。
2020年,各行各業雖受疫情影響,但是我國海上風電的發展依然向好,近期大批海上風電項目陸續開工建設,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近期我國海上風電的領域的熱點:
01.國內最大裝機容量的海上升壓站開工
4月29日,振華重工承建的三峽新能源陽西沙扒三四五期海上風電項目海上升壓站建造及安裝工程舉行開工點火儀式。
該升壓站是目前國內建造的噸位最大、裝機容量最大的海上升壓站,總重約4200噸,裝機容量900兆瓦,包括三期A區300兆瓦、四期300兆瓦、五期300兆瓦,三四五期共用1座220千伏海上升壓站。該項目投運后,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88.46萬噸,減少排放溫室效應性氣體二氧化碳約241萬噸,不僅有助于實現節煤增電的經濟效益,更有利于促進能源結構優化轉型。
02.國內單機容量最大海上風電機組成功吊裝
日前,產自福州的國內首臺8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福建福清興化灣海上風電場二期項目成功完成吊裝。這是目前國內海上風電場已吊裝單機容量最大的風力發電機組,刷新了我國海上風電單機容量新紀錄。
吊裝現場(央廣網發 福建省發改委供圖)
本次吊裝的GW175-8MW機組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最新一代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機組輪轂中心高度為110米,相當于36層居民樓的高度,葉輪直徑為175米,風輪掃風面積相當于3.4個標準化足球場,在12米/秒左右的風速條件下,單臺機組24小時能夠發電約20萬度。
03.廣東海上風電逆勢增長158.2%!
廣東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廣東風力發電機組產量同比增長158.2%。盡管新冠疫情使全球經濟蒙上陰影,但廣東海上風電建設依然如火如荼。
從2018年起,廣東海上風電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截至2019年底,該省海上風電項目累計完成投資約227.9億元;到2020年底,該省開建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200萬千瓦以上;2021年底前22個項目將建成并網,預計建成規模占全國約1/5,帶動相關產業集群規模或將超萬億元。
04.江蘇鹽城將建大型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
5月7日,江蘇鹽城市濱海縣舉行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建設座談會。市委常委、縣委書記孫軼出席并講話。縣委副書記、縣長劉永軒,國家電投集團江蘇電力有限公司總經理邢連中,縣領導李杰、王海榮等出席。會前,邢連中一行先后實地考察了濱海港10萬噸級通用碼頭、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項目選址現場,詳細了解我縣沿海開發和重大項目推進情況。
05.上海:推進深遠海域
海上風電和分散式風電開發試點示范
4月30日,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上海市2020年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重點工作安排》。提出:推進奉賢海上風電項目和臨港海上風電基地建設,推進深遠海域海上風電和分散式風電開發試點示范。推進分布式光伏的規模化、多元化發展,推動陳家鎮漁光互補等示范項目建設,年內新增光伏裝機20萬千瓦。